<rt id="xcb4k"><meter id="xcb4k"></meter></rt>

  • <source id="xcb4k"><nav id="xcb4k"></nav></source>
      <cite id="xcb4k"><span id="xcb4k"></span></cite>

      <rt id="xcb4k"></rt>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資訊 > 社會 > 正文
          每日快報!蜜雪冰城的“萬店天花板”:靠加盟風險外包,37萬開店竟不賺錢?
          2022-10-03 15:45:45 來源: 創業最前線

          出品 | 創業最前線

          作者:馮羽

          編輯:蛋總


    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    美編:唐唐

          蜜雪冰城(下稱“蜜雪”)一紙招股書,掀開了加盟商為其打下的百億江山。

          年營收破百億,凈利潤近20億元,全國超2萬家門店,這組瘋狂的數字仿佛給奶茶界丟下一顆驚雷:外行驚嘆,同行眼紅,唯有加盟商喜憂參半。

          別家賣奶茶,蜜雪賣貨。這個從河南街邊起家的刨冰小店,一早便深諳拿捏住了供應鏈才是掌握了“財富的密碼”。

          在新茶飲品牌紛紛比拼自家的牛奶多純正、水果多新鮮時,蜜雪卻從不向外界掩飾其“成本控制大法”——公然堆在店前成箱的固體飲料和果味糖漿,似乎對同行間原材料的“火拼”略帶嘲諷之意:賺錢不靠裝逼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官網)

          蜜雪自產或購置原材料(食材、包裝等),售賣給加盟商,后者現場進行加工販賣給消費者,是其整個產銷鏈路。

          而成千上萬名加盟商愿意為“加盟能賺錢”的美好愿景買單,是這一大餅游戲得以繼續的根本原因。

          不過蜜雪的大餅似乎正在被撕開一些小口:有部分加盟商吐槽賺錢是小概率事件,蜜雪到底有沒有“割韭菜”?

          超過2萬家門店的規模,已經讓蜜雪在部分地區形成“一步一店”的景象,其開店能否繼續保持“超級速度”?

          在低價檸檬茶之外,咖啡和冰淇淋又能否撐起蜜雪的第二增長極?

          1、花37萬開店竟不賺錢?

          先來看一組數字。根據蜜雪招股書數據,2021年品牌僅賣吸管就收入3億元,單價為0.1元/支,估算可得該年度共賣出30億杯飲品。

          公司的存貨規模也直接反映了其“車輪上的速度”(“存貨”指庫存商品、原材料和發出商品等)。

          招股書顯示,截止2019、2020、2021年底和2022年Q1,公司存貨規模分別為2.35億、4.11億、12.52億和14.16億元,而存貨激增都是公司經營規??焖僭黾铀?。

          規模有了,品牌底氣有了,那么蜜雪到底有多賺錢?

          截止報告期末,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6.29億、21.22億、27.38億和30.67億元,且其構成主要為銀行存款。換言之,僅今年Q1,就有30億現金趴在蜜雪的銀行賬戶上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招股書)

          公司賺錢,是否意味著蜜雪的加盟商就都能分得一杯羹?

          這還得從蜜雪的加盟模式談起。

          蜜雪與加盟商簽訂《特許經營合同》,授權商標、專利等,收取加盟費、保證金等,并向加盟銷售原材料;而加盟商則是單店經營,自負盈虧。

          截止2022年Q1,蜜雪銷售食材和包裝材料收入分別為17.56億元和3.78億元,僅這兩項銷售就貢獻了蜜雪收入的近9成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招股書)

          巨額銷售背后是龐大的加盟商,而蜜雪“以銷定產”的模式,相當于將庫存壓力都轉嫁到加盟商身上。

          而加盟蜜雪的門檻并不低。

          蜜雪冰城官網顯示,省會城市、地級城市、縣級城市加盟費分別為1.1萬元/年、9000元/年和7000元/年,加之需要付給企業的咨詢費、購置設備和原材料費用以及裝修等,加盟費用預計在37萬元起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官網)

  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加盟費、日常管理和咨詢服務費并非一次結清,而是需要加盟商每年繳納。

          在咨詢加盟事宜時,蜜雪冰城方面告訴「創業最前線」,加盟門店6萬元原料采購通常能產生13萬銷售額,1周至1個月內可銷售完畢,而不同門店之間有500米的距離保護,一年可回本。

          而在不少加盟商看來,動輒4、50萬的投入,回本周期可能比想象中更長。

          (圖 / 小紅書平臺蜜雪冰城加盟商自述)

          此外,蜜雪還在招股書中披露,公司主要產品如乳制品、食糖、果醬等價格變動會直接造成采購成本波動,進而對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響。

          但事實上,蜜雪能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,還是因為產品銷售并非其賺錢的主要途徑——無論原材料成本如何變化,只要能順利賣給加盟商,對母公司來說就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。

          可見,供應鏈生意的本質就是依靠加盟將企業風險外包。

          2、用“蜜雪”打敗“蜜雪”

          無論賺錢與否,蜜雪冰城三大品牌(蜜雪冰城、幸運咖、極拉圖)共計2.2萬家門店仍然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數據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招股書)

          而在這其中,最為人所熟知的主品牌“蜜雪冰城”的增長速度最快。2020年,蜜雪冰城的總門店數突破萬家,年內凈增門店數達到5760家;而2019年蜜雪總門店數還只有7206家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招股書)

          龐大的門店數量撐起了蜜雪的百億估值,但在每一間單獨門店背后,卻可能是一把辛酸淚。

          與奈雪、喜茶的高客單價不同,瞄準10元以下價格帶的蜜雪靠低價走量,這種人流策略則高度依賴門店位置。

          而點位之戰的殘酷,蜜雪的新加盟商們早已領略到了。

          根據蜜雪的加盟流程,在取得經營資格之后,加盟商需要在公司的指導下為門店選址,而這一難度足以讓不少新人望而卻步。

          不少加盟商都表示,加盟蜜雪不僅審核流程長,門店選址更是“套路”連連:優質商圈的位置選址大多無法通過審核,而過了一段時候,新加盟商們就會發現其提交的地點被人捷足先登并新開了一家蜜雪。

          “蜜雪更青睞于有經驗和資本的老加盟商,這對于新加盟商來說并不友好?!币晃粯I內人士透露。

          (圖 / 抖音平臺部分加盟商反饋)

          甚至有部分加盟商表示,最早開加盟店賺錢還比較容易,但后來為了搶占有利點位、弱化競爭,連著開好幾家店是常態。

          “你不開就讓別人開?!币恍﹨^域經理甚至直言。

          這也導致了一個奇景:在一條商業街上,可能走幾步就能碰見一家蜜雪,而這些門店不同于外界理解的新店,而是老牌加盟商開的“分店”。

          表面上看,蜜雪門店密度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和配送成本,但其本質上則是加盟商不得不抱團取暖的無奈之舉。

          換言之,打敗蜜雪的不是別人,而是蜜雪自己。

          而即便能賺錢的門店也很快會被持續不斷的投入壓得喘不過氣。

          一般而言,加盟商三年合同期滿,店鋪就需要將門店重新升級裝修,加之門店存續期間需要繳納的加盟費等,相當于賺的錢都再次投入到門店之中。

          (圖 / 蜜雪冰城加盟手冊)

          而蜜雪冰城直營門店的慘淡經營則是其賺錢難的另一個佐證。

          截止2022年Q1,公司旗下三大品牌的直營店合計僅47家。且根據招股書,截止2019、2020、2021年底和2022年Q1,其直營門店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.36%、4.44%、10.24%和-8.21%,遠低于食材銷售超30%以及加盟商管理超80%的毛利率。

          3、萬店天花板

          在不少加盟商看來,投資蜜雪冰城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。

          既賺不到錢,那些已在局中的加盟商們又該怎么辦?“暗渡陳倉”可能是他們的自救方法。

          依照蜜雪的加盟政策規定,從食材到包裝材料,都需要加盟商從集團訂購再進行生產銷售,但為了擠出利潤,部分加盟商選擇鋌而走險,在供應鏈上動起了腦筋,而這些“歪腦筋”可能會直接導致食品安全問題。

          2021年5月,蜜雪就曾被曝違規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漿、茶湯等問題。今年8月底,齊齊哈爾市某蜜雪店鋪又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規被罰款,因其消費者在該店購買的兩杯冰鮮檸檬水中發現有蟲狀異物。關于蜜雪冰城的類似新聞并不鮮見。

          蜜雪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該項危險,稱“公司在采購、生產、包裝、存儲、運輸及門店制作等環節的產品質量控制不符合國家法律、法規、部門規章、規范性文件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,或將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,甚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?!?/p>

          而加盟商隊伍越龐大,這種風險出現的幾率就越高。

          從蜜雪計劃擴充產能的動作來看,2.2萬加盟商還滿足不了它的野心。

          本次IPO蜜雪擬募集資金64.96億元,其中45.37%用于生產建設類項目,重點完善公司自主制造能力,構建更為強大的供應鏈制造體系。

          這些持續壯大的產能,顯然需要更多的加盟商來消化。然而,蜜雪超2萬家加盟商隊伍還有增長空間嗎?

          目前,中國門店破萬的餐飲品牌僅有四家,分別是蜜雪、華萊士(超2萬家)、絕味鴨脖(超1.4萬家)和正新雞排(超1.3萬家)。

          蜜雪實現萬店規模用了13年,而肯德基用了33年,星巴克則用了34年。

  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如今的下沉市場已經不光是蜜雪的天下了。

          (圖 / 攝圖網,基于VRF協議)

          主打高品質的喜茶、奈雪的茶紛紛降價,品牌小店也早已開始試水下沉市場;而古茗、書亦燒仙草、茶百道、滬上阿姨等也早已在二三線甚至縣城市場跑馬圈地。

          而在下沉市場擁有話語權的蜜雪則開始奮力向上。

          以咖啡品牌“幸運咖”為例,其在2017年成立,于2020年經歷了一輪品牌升級,雖然現階段其門店僅有636家,但咖啡或將成為蜜雪重要的補充品類。

          不僅如此,2021年10月,蜜雪投資了一家廣東新茶飲品牌“匯茶”,定位中端市場,價格在10元-15元;今年4月,其又投資了一家連鎖餐飲品牌“雞裝箱”,主打韓式炸雞和各類韓餐。

          近日,蜜雪更是被傳將進入瓶裝水賽道。天眼查信息顯示,蜜雪已申請“瓶體(大雪王)”外觀專利,據業內人士透露,瓶裝水業務尚處于內測階段。

          過去,蜜雪的高速增長是以不斷收割新加盟商為代價,而2萬家門店規模已經暗示了這種模式的天花板。

          這也意味著,在供應鏈能力的加持下,蜜雪除了成為批發商,還需在扮演飲品零售商上多下點功夫。

          *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,基于VRF協議。

          責任編輯:zN_0354
            牛大亨